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

网龙资讯

首页/网龙资讯

网龙20年 | 寻找聪明人

网龙20年 | 寻找聪明人

 

  2014年,福州公交站台、电梯轿厢里,网龙一组“寻找聪明人”的招聘海报红遍大街小巷。这个远离北上广深,偏安在东南沿海省会城市的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在人才招募上引起人们关注——以他极具创意而又高调的招聘形式。不少互联网行业外的人将目光投向这里。

 

网龙一组“寻找聪明人”的招聘海报

 

  当时的网龙,是一家刚成立15年、员工平均年龄29岁的公司。年轻、富有活力的同时又不乏阅历,是他们之间共同的属性。

 

  但相较于北上广深,福州在人才储备上有天生的弱势。于是乎,网龙在北京、成都、厦门等地设立办公区,以丰厚的企业福利和完善的硬件配套招揽人才;同时,他也把目光望向香港、台湾、美国、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将高端人才源源不断输进企业号内,助力着这艘飞船远航。

 

  PART1:从台湾引进设计人才

 

  2019年春节前,《啥是佩奇》走红,来自乡下的爷爷给孙子亲手制作的“鼓风机佩奇”风靡网络。网龙后期高级设计师吴昊看了,动手画了设计稿,照着视频短片里佩奇的样子,用3D打印机也做了一个——对女儿温情而又浪漫的情感表达,扭转了许多人对互联网男人的刻板印象。

 

吴昊为女儿做的“佩奇”

吴昊为女儿做的“佩奇”

 

  在网龙,像吴昊这样有着丰富想法又乐于迅速将其落地的“IT男”并不少。诞生于2014年的工业设计部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网龙的工业设计部,有40多名设计师,其中十几名来自台湾,也有来自意大利。曾在明基电通和三星电子等公司担任设计高管、现为网龙首席设计师的林嘉泉也来自台湾,他说:“我之前的工作经验趋于同质化,网龙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渴求契合我的自我挑战,这里的氛围让人感觉可以发挥专长。”

 

  在企业号里,办公环境是全开放式的,工业设计部每个工位上都堆积着厚厚的设计图纸,大到中国·福建VR体验中心的设计陈列,小到网龙“沉浸教室”里的一把座椅,都来自这个部门的设计。

 

  不止如此,2019年年初,网龙与埃及政府签署数字教育领域的谅解备忘录,并计划利用网龙现有的教学技术和设备,在三年内完成埃及全国范围内26.5万间Pop-up Classroom的搭建。Pop-up Classroom的设计,由工业设计部团队完成。

 

Pop-up Classroom

Pop-up Classroom

 

  Pop-up Classroom以集装箱大小的人性化空间为载体,搭载了普罗米休斯(Promethean)互动大屏、101教育PPT、MDM、Edmodo Class等先进的高科技设施,堪称是移动版的智慧课堂。它具备可扩展、高度灵活等特性,能让教室被便捷运输并快速部署,仅需几个小时简单安装便可投入使用。

 

  PART 2:面向全球招募国际实习生

 

  作为一家设计型公司,对于人才的渴求,网龙与北京五道口那些企业并无不同,却又不尽相同——在“富有创意、掌握着前沿技术”的基础上,网龙希望能够有一些更有创造力的新鲜血液加入。

 

  学生,大约是这个时代最天马行空的群体之一。

 

  也是在2014年,网龙推出了一个面向国际的常态化人才交流计划——国际实习生全球招募。首期以“设计FUN一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台湾等地30多位国际实习生参与其中。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中,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们在网龙长乐基地,学习设计方法,交流文创理念,激荡创意思想,还做出了成功的毕业作品。

 

网龙招募的国际实习生

网龙招募的国际实习生

网龙招募的国际实习生

 

  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聚集在一起,总是会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看法和Idea,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掘。不止如此,这样的实习计划,还能将公司推向国际专业领域,吸引更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同时也能把优秀的学生吸引到长乐,甚至让他们喜欢上这里,毕业以后到滨海新城就业。

 

  五年来,网龙“国际实习生”项目已在美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地享有口碑,并有不少实习生通过该项目选择在网龙就业。

 

  PART 3:为专业人才搭建交流平台

 

  “只有那些疯狂到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2018年,一个极具专业性的论坛活动在网龙由内而外展开。程序员,是一度被人们调侃为“活在另一个星球”的人们。在网龙内部,有这样一些“外星人”因为“想要遇见更多同类”,开设了“MAD”技术论坛,希望以此遇见更多优秀的人才。

 

  “MAD”是Make a difference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改变世界。主张举办论坛的网龙华渔教育CTO、高级副总裁陈宏说,之所以举办论坛,是希望能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全球行业精英进行交流,帮助更多技术人员成长。

 

  分享一波论坛上的“外星文”给大家感受一下,你能看懂黑板!算!我!输!

 

苏州驰声信息科技研发中心主管沈来信上台分享

苏州驰声信息科技研发中心主管沈来信上台分享

 

前百度资深敏捷教练、架构师张乐上台分享

前百度资深敏捷教练、架构师张乐上台分享

 

  但是这群“活在另一个星球”的人们,却甘之如饴,在论坛上和分享嘉宾热烈讨论、拍照认真做笔记。

 

三场“MAD”技术论坛

 

  2018年9月至今,三场“MAD”技术论坛,场场爆满,共吸引上千名行业技术人员参与。让更多人加入网龙、加入教育行业;让全球技术人员有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是陈宏发起MAD技术论坛的初衷。

 

  从人才招募角度而言,网龙首席执行官熊立博士一直也有这样的想法。他毫不避讳,和北上广深相比,福州在人才储备上有天生的弱势。因此,网龙需要、并正通过几个方式进行人才引进的改变,比如提供政策优惠、企业福利、生活环境和硬件配套的完善等,同时,网龙还在北京、成都、厦门等地分公司,不断增加对研发团队的投入。

 

  PART 4:为员工提供自由的工作环境

 

  “用类似金字塔的方式来组建团队,让足够聪明的人,尽量只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是网龙关于人才构建模式的设想。而在DJ看来,网龙里大部分同学都是愿意接受新文化、愿意拥抱新技术的人,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很疯狂的想法,有很多有主见、有才华的年轻人。

 

  这得益于网龙的企业文化。

 

  首先,网龙是一个知识型企业,平时有大量的培训,公司愿意花很多钱培训员工,把最优秀的人请来做演讲,让员工听到不同的声音,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第二,网龙内部开放、面向未来、鼓励内部孵化,各种技术在内部开放,平台强制分享,如果员工孵化的项目做得好,公司会给股票;第三,公司管理透明、扁平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内部IM工具直接联系DJ,一旦出现误解也可以很快澄清。

 

网龙是一个知识型企业

网龙是一个知识型企业

 

  “我们公司的习惯是,平常管得很松,但是如果创意不够,就往死里打。管得松的意思是上班时间相对自由,又不是坐班制,又不是做保安或者生产线,你做的是设计,一个月到底能出几个好主意,这个对我最重要。否则你来上班有什么用?”或许正是因为DJ这样的想法,在这种鼓励创意与内部孵化的氛围下,网龙内部逐步实现事业部化,员工跟着项目走,内部流动相对较快,创业失败的代价也比较小。

 

  “员工使用的是公司已经积累的技术,尝试成本很小,可能就几百万,如果失败了,也只是损失几百万,对公司没问题。如果员工能学到东西,我还是很开心,我们再做一个,没关系。”

 

  没有权威,充满自信,对未知的挑战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愿意探索与表达自己。是DJ对于人才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