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龙低调到骨子里去了。
走进福州的温泉支路,你肯定找不到一家挂牌为“网龙”的公司,走进网龙容纳几百人的办公室,你肯定找不到哪个是CEO。
一副厚厚的眼镜,一件洗得泛白微皱的蓝色T恤,一脸倦容的刘路远正埋头在一台双频电脑前,这是一个略带文气的IT男。在网龙敞开式的办公环境中,这个CEO的一举一动都在员工的眼皮底下。
他唯一比普通员工多的就是背后的一张很窄的书架和面前的一张配了几把椅子的玻璃桌子,这就是他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员工亲切地称其为“路远同学”,而他的哥哥——网龙董事长刘德建,则被昵称为“DJ”,据说员工可以随便出入其办公室拿水喝。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可能是刘氏兄弟最鲜明的写照了。刘德建成熟稳重,工作偏重公司战略管理。刘路远年轻健谈,把控着工作的具体运营,是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公司,在两个性格迥异的兄弟的带领下,不断走在行业的最前沿:2001年,它是中国最早的网游公司之一,同时创办了全球第一家中文网络游戏门户网站——17173;2006年,它第一个探索出了游戏的新商业模式,从单纯的以时间收费转变为道具收费模式,并成为现在的主流商业模式;2007年,它凭借原创的两部游戏成功上市;从2007年就真正布局智能手机领域的91无线平台,如今的用户突破一亿,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首个用户数过亿的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91手机助手覆盖国内80%的iPhone用户,并且准备明年分拆上市,估值不低于10亿元。
其最新财报表现亮眼:2012年二季度网龙总收益为2.76亿元,同比增长49.8%,毛利为2.33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网游业务收益为2.01亿元,同比增长14.9%,无线业务收益为7500万元,同比增长695.9%。
8年的时间,他们将77.7万元的原始资本摇身一变成就一家市值近百亿港元的上市公司,员工4000多人,玩家遍及180多个国家。
而现在,它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
涉足育儿教育
“91儿童应用中心”上线,专注推荐母婴类优秀移动应用产品。
婴儿教育,这个与网络游戏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却正是刘路远孵化的新项目。目前,“91儿童应用中心”正式上线,专注推荐儿童类、母婴类的优秀移动应用产品。
“现在网龙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网络游戏;第二部分就是移动互联网,这部分我们主要是打造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第三部分是幼儿教育这样一些新项目的孵化,包括电子出版,与学校合作开发的考试系统。还有一块是为福建的中小企业打造EHR的商务系统,我们会为他们研发一些系统,这也是属于未来新项目。”从刘路远轻快的声音和不时的微笑中不难发现他正乐在其中。
在刘路远看来,涉足教育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做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才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种人才不是简单概念上的人才,除了知识和经验外,还需要有创造力或者说有创新能力,但这样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从小受教育形成的思维能力,很难在公司培养。人的改变跟教育密切相关。”刘路远不时用手比划着,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龙不重视网络游戏,刘路远对中国的网游市场抱有很大的期望,他认为中国的网游市场发展了十年,不管是用户还是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目前游戏本身的类型、技术含量、文化内涵等都在不断地提升,将来肯定会进入一个新的爆发点。
所以他将网龙的战略概况定义为“更加巩固自己原来已经具备的优势,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并且尽量多地关注行业的新变化”。
“我们的文化或者基因里有一种对很多事物的好奇心,对很多新的东西我们愿意去尝试,失败了愿意去接受,接受的时候感觉还可以改进。慢慢我们就成为专家了。”刘路远认为这就是网龙的做事风格。
的确,从做网站建设服务到网游再到无线,每一次网龙的转变似乎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玩出来的上市公司
他们的启动资金就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77.7万元。
2007年,网龙凭借《征服》和《魔域》两款游戏在香港成功上市。刘氏兄弟出生在医学名家,母亲杨振华是我国著名的癌症研究专家,但两个儿子皆未继承家业而选择自立门户。
电子机械专业出身的刘路远毕业后在卫生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此时刘德建随母亲在美国从事癌症的研究。但1999年,刘德建突然从美国回来,向刘路远描绘了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于是本来就对互联网感兴趣的刘路远非常动心,26岁的他毅然辞职和刘德建开始创业,而他们的启动资金就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77.7万元。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处于萌芽阶段,而此时的刘氏兄弟刚开始做的就是服务网站的建设,并注册了域名为86114的网站,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建一个能够遍布全国,使每个人能够查到本城市的衣食住行的网站。而盈利模式也几乎都和现在差不多,比如广告、和商家的分成、团购等。
显然这样的概念提出得过早,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商家和用户都没有形成习惯,不但收集商家的资料很困难,而且用户也很少,更谈不上盈利。这让初创时期的网龙陷入亏损的境地。
幸运的是,年轻贪玩的刘路远为网龙指出了一条明路。
2000年,大陆市场刚引进游戏,刘路远就迷上了游戏。此时,刘路远发现以时间收费的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得到现金流。而且对用户有非常好的吸引力,用户也很愿意付费。这比单纯地以信息分享赚取广告费更有市场。于是,2000年,刘路远就决定把重心转移到网络游戏的开发。
技术出身的刘路远敢想敢做,在认真研究了网络游戏的技术和产品后,更有信心去研发自己的产品。2001年,网龙开始在全国高薪招揽人才,组建游戏研发公司——天晴数码。开始研发第一款游戏《幻灵游侠》,游戏还没出来,却意外成就了17173网站。
当初只是想建个网站以更好地推广自己的游戏,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中文网站,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网龙。
17173似乎有点喧宾夺主,年广告额逾千万元,身价扶摇直上,超过《幻灵游侠》。但一心想做原创游戏的刘路远还是在2003年以20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搜狐。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刘路远想开发更多的游戏产品,况且,他心中还隐约酝酿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涉足无线。
但对于无线互联网的真正关注是从07年开始的,这也成为网龙的又一个转折点。
2007年,刘德建从美国带回来几台高科技产品——智能手机,这让一向对高科技都很好奇的刘路远第一次接触到智能手机,当时国内还很少见。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深深吸引了刘路远,但同时他发现身边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总会遇到很多障碍,敏锐的刘路远捕捉到其中的机会——何不做一款软件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如果做不成,就当自己用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不经意的想法成就了今天智能手机中的一系列火爆应用——91手机助手、91平台、安卓市场、熊猫看书等。
2011年,网龙对无线业务进行大规模资本重组,独立运营无线事业部、成立博远无线公司,同时获得IDG和经纬创投首轮800万美元的投资。
根据网龙2011年财报显示:无线业务2011年营收5940万人民币,约占总营收7.8%,同比增加792.6%,而根据网龙201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无线业务上半年的总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75.6%。
这是当时的刘路远想都不敢想的,正是这样一次次不经意的想法让网龙大踏步前进,也让刘路远更坚信创新的力量。
人才是最大问题
我相信哪怕未来公司更大了、更成功了,还是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网龙并不是一个高产的游戏公司,到目前为止,其研发的游戏约有六七款,但这并没有影响网龙的发展,它更注重精雕细琢。
刘路远将一款游戏的开发比作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刚推向市场时像一个蛹,之后通过市场的反馈和研发人员的不断创新改进,最后蜕变成蝶。其中最成功的就是《魔域》,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免费游戏之一,2008年同时在线人数高达57万人,当时盛况可与陈天桥的《传奇》和史玉柱的《征途》相媲美。
2004年11月,网龙“冒险”地把国产的《征服》推向对网游十分排外的美国市场,不料一炮走红。如今网龙已成为美国市场上最大的中国网游运营商,并拥有180多个国家的用户和十大语言版本,比较常见的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
对一个坚持原创的游戏公司来说,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的本源是人才。“人才永远都是我们最大的问题。”刘路远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一是人才永远都不够,二是人才需要更成熟。像我们这样的产业实际上是一个脑力密集型产业,又很需要突破和创新。我相信哪怕未来公司更大了、更成功了,还是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刘路远进一步解释说。
为了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公司的创新能力,刘路远没少下功夫。
在硬件上,网龙尽量为员工提供足够开放和娱乐的创新氛围,虽然总部851大楼的面积不大,但其中的设施一应俱全,除了敞开式的办公场所和食堂外,还有游泳池、室内球场、攀岩馆等娱乐设施。
在软件上,刘路远设立的“网龙大学”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比如管理、技术、行业的培训等,而所有的员工都以“同学”相称。
在公司机制上,刘路远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打造一个机制让大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更大限度留住人才,除了给员工更高的报酬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员工提供一个成就事业的机会。好的创意将会得到公司的各种资源支持,把一个想法变成自己的事业,而且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当然,在刘路远看来人才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降低开发风险的保障。
一款游戏的开发就像投拍一场电影,没有人知道它是否会得到市场认可。但为了降低开发的风险,刘路远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比如我们通过优秀人员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做不同的评审;利用情报部门收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新闻,对项目进行分析,重新对未来的方向进行微调;另外,我们很鼓励员工提出理想项目,防止我们固步自封。”
对话刘路远:
必须热爱你做的事
这是你第一次创业吗?
刘路远:是的。
第一笔资金来自哪里?
刘路远:就是朋友和家里人一起凑的,凑了77.7万。
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接触风投?
刘路远:实际上一直都有,2003年的上半年已经引入风投了,当时是IDG,它是最早投资我们的风投,投了200多万美元。
除了资金,IDG还带给网龙什么?
刘路远:对于比较重大的决议,他们能提供很多的决策帮助,另外,在社会资源和行业资源上也给我们很多帮助。
网龙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刘路远:就是人才问题。
最大的竞争对手?
刘路远:如果从市场角度来说,我们有很多竞争对手,比如说腾讯。但我现在担心的问题反而是我们自己,因为创新的突破实际上是很不容易做的。它的尺度也很不好把握。
作为兄弟创业,两人在角色分工或者其他方面跟非兄弟的创业者有什么不同吗?
刘路远: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们的分工也不断地调整,因为董事长对研发非常有兴趣,而且也很擅长做,所以更多地偏向研发部分。我接触的管理或者对外的事务会多一些。
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业心得吗?
刘路远:我觉得最重要的分享是你必须热爱你做的事情。因为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顺境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很有干劲,但逆境的时候,说不定你得给别人鼓劲,你自己的动力哪里来。你如果不热爱,你就很被动地被它推着走,那样的话就很难真正做出成绩。
在您的心中,未来理想中的网龙是怎样的?
刘路远:其实我一直希望网龙变成一个更有创意和激情的公司,它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手段或者敏锐的视角,推出的每个东西我们都希望实现这样的目标:通过网龙的努力,可以让用户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你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刘路远:我的兴趣爱好蛮多啦,中国传统的文化都挺爱好的,不管是练武术还是写毛笔字。有时间的话我每天都要练武术,每周会花两天时间到老师那里学习。
来自:《网易科技》、《IT商业新闻网》、《赛迪网》、《速途网》等